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左卫大将军,平阳郡公薛仁贵,薨 (第1/2页)
四月槐夏,细雨清脆。
武后难得的没有在佛堂,而是坐在徽猷殿的门前,看着外面如帘的细雨。
莫名烦躁的心情,终于逐渐的沉静下来。
武后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张简略大地图。
从昌州到蕃州,整个高原都在地图之上。
武后的目光直接路过了蜀中,因为蜀中虽然有商旅下行通道,但只适合少数人通行。
真正数万的大军,要从高原而下,直抵长安,他必须要经过昌州。
昌州如今是程务挺在主政,蕃州是李绚。
昌州和蕃州看起来很近,但实际上却很远。
尤其是上了玛积雪山之中,道路越发的难行。
越是往前,可供停留的地点就越少。
玛多,称多,通天河口,昌都,这四个地方,是一路上最重要的四个关键点。
但是因为前年,李谨行将昌州都督府搬下高原之后,玛多和称多就逐渐的荒废。
最后在昌都和兴海之间,形成了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。
若是从高原而下,那么程务挺在兴海以逸待劳,不管李绚来多少人,他都能挡住。
这才是武后最初的计划。
毕竟如果李绚回了蕃州之后,不再前往西域,而是返身直接率大军杀回洛阳,武后的人即便是能够挡住,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,所以在此之前,武后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。
程务挺去昌州,便是武后重要的布局之一。
如今,这个迹象却是越来越明显,因为昌州的动乱,过去了两个月,却还在持续。
……
轻吸一口气,武后微微抬头,看向上官婉儿道:“婉儿,念吧。”
“是!”上官婉儿微微低头,道:“臣,彭王长史蕃州司马王隐客奏:彭王自二月回蕃州后,逻些道政事委于安抚副使黑齿常之,蕃州州事委于蕃州长史张大安,自身则亲赴逻些道各州,整理水道,劝课农桑,依时放牧,察查官员。
两月间行走逻些道各州,无有遗漏,臣陪同在侧,外州之事,与逻些道无关。”
上官婉儿不由得皱了皱眉头,翻开奏本之下。
下面一页,清晰的记录着李绚哪一天前往什么地方,做了什么都有详细的记载。
“这么说来,彭王来回奔波,和昌州如今的乱局无关了?”武后轻轻抬头。
上官婉儿略微迟疑,说道:“天后,婉儿倒是觉得,彭王此行,多有欲盖弥彰之意。”
好好的,你平白无故的满逻些道跑做什么。
做的多了,难免会让人觉得你欲盖弥彰。
“或许吧。”武后轻轻点头,然后叹声说道:“但密卫在蕃州监控那么久,王隐客又在彭王身边,彭王即便是有所联系,也多是和长安洛阳,偏偏和昌州没有一封私信。”
上官婉儿虽然皱眉,但还是轻轻点头。
的确,虽然李绚有欲盖弥彰之嫌,但实际上,他和昌州,还真的没有发现什么联通阴谋的证据。
甚至就连一点点线索有都没有。
“程务挺太令本宫失望了。”武后不由得冷笑,咬着牙说道:“一个昌州,东西吐谷浑动乱,硬是两个多月都没有解决,甚至还影响到了春耕,一旦西域战事需要军粮,首先调遣的就应该是昌州,他如果耽误了正事……”
上官婉儿在一旁听着,神色不由得凝重起来。
昌州的事情说起来,无非就是几件事情。
西吐谷浑玉石矿的暴乱,一开始平息的很简单,调动大军杀一波就平了。
程务挺身为右领军卫大将军,哪怕是初到右领军卫,凭借他的身份,也可以轻易调动足够的兵力平叛。
但他偏偏还是要搞杀人立威那一套。
可问题是,昌州的右领军卫和李绚没有多少关系。
李绚麾下的,是黑齿常之和李多祚。
昌州的,是燕国公李谨行的本部兵马,有超过一半都是靺鞨族人。
程务挺杀人立威,表面上看上去似乎是震慑了人心,但是当这些人前往西吐谷浑平乱的时候,这些人立刻就找各种理由不回昌州。
反正西吐谷浑的玉石矿动乱,这边刚刚平了一处,立刻就有另一处乱起。
可偏偏昌州和西吐谷浑之间还有个东吐谷浑阻挡,程务挺想要亲自赶过去根本做不到。
玉石矿是一回事,盐矿是另外一回事。
玉石矿毕竟走的是上层路线,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,但盐矿却是关系到整个天下的人心。
大唐这些年无数次对外征战,国内的人心之所以能保持稳定,便是朝廷不停的售卖低价盐。
盐价低了,生活成本就少了,老百姓自然没有那么多怨言。
可是昌州的盐矿一出事,整个陇西的盐价顿时应声而涨。
若是程务挺能够处理好盐矿的事情,武后也就不会对他多说什么,但偏偏盐矿的事情和赤红藏的死勾连了起来。
东吐谷浑的盐矿,多数围绕在茶卡四周。
茶卡距离曲沟只有百余里。
赤红藏一死,曲沟就乱了。
曲沟一出事,本身就发生暴乱的盐矿更是难以收拾。
程务挺出兵的确收复了盐矿,但是采盐的人却是都跑光了。
没办法的情况,程务挺只能够调动军卒开采盐矿。
但偏偏要弥补停产那些天的损失,程务挺不仅将军卒日夜不停的开采盐矿,甚至还不给他们好的待遇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