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五章 逐鹿中原(一) (第1/2页)
洪武六年初,杨浩迎来了他的第五个孩子。
在这三年的时间中,女娇与蒹葭先后为杨浩生了一女一儿,而这第五个孩子不同,这个孩子是那两个宫人之一所生,而且是个男孩。
正所谓母凭子贵,有了这个孩子之后,这名宫女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,从原来的宫人晋升为贵人,其待也不是往日可比。
杨浩对于自己的孩子是一视同仁的,只要确认是自己的血脉,在他眼中便没有贵贱之分。
虽然杨志是长子,继承自己的王位有着天然的优势,但时间还长,杨浩并不急于定下太子之位。
到了洪武六年,由于纸张的普及,齐国的识字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。
在强制教育的政策之下,齐国的未成年男性的识字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八十,而那些女孩却暂时没有这个待遇。
和普通人家不同,达官贵人们,自然知道知识的重要性,因此对于他们的后代,无论男女,都要学习识字,在齐国识文断字,是一个人身份与地位的体现。
纸张的出现,也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。
在这三年中,杨浩也利用空闲时间,写了一本数万字的短篇,名字叫做小屋。
这篇,杨浩完全就是将后世汤姆叔叔的小屋,照搬过来,修修改改一番,将人物与背景都放在夏朝。
以杨浩的文笔,自然是将故事写的凄惨无比,让读过的人,都对万恶的奴隶制度深恶痛觉。
杨浩不写神话,也不写那些英雄事迹,而是从一个悲惨的奴隶角度出发,用他人的故事,来唤醒齐人的良知。
通过对比,能让齐人知道,如今的生活来的多不容易,世界上还有很多悲惨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身为中原霸主的大齐,又责任有义务扮演起救世主的角色。
在杨浩再一次扩军之后,沉寂了三年了齐人,仿佛察觉到了什么。
坊间都在流传当今大王,要对外动武了。
齐人们对战争并不担心,只是有些羡慕那些顺利应征入伍的年轻人。
战争意味着军功,只要打了胜仗,那便意味着后半生就不忧愁了。
羡慕归羡慕,齐人还是比较务实的,自己没有那个好运气,只能把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弄好。
等着齐国拿下新的领土之后,捐出些钱粮趁着那些反应较慢的人,还没有反应过来前,好在新领地那边选一块好地,让自己的后代不至于没有地种。
大部分齐人会这么想,完全是齐国土地政策的原因。
杨浩为了以后能够加速对占领区的控制,对齐人土地的继承权进行了限制。
在齐国的律法之中,土地只有由长子继承,至于次子,成年之后只能另寻他路。
在大齐,很少有人家只生一个孩子,即便是条件最差的人家中,第二代的人数,最少都有三人。
这么多人没有地种显然会出乱子,这些人成年之后,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那些较为落后的地方去拓荒。
这个政策已经制定了数年之久,不管齐国立国时间尚段,这个政策并没有显现出它的优势所在。
不过杨浩对此一点也不担心,上古的先民不想后世华夏百姓那般,有着故土难离的情感。
他要将齐人打造成一个狼性的民族,积极的去占领每一寸生存的土地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